近年来,高邮农商银行围绕“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两手抓两手硬的经营管理思路,从风险管控、风险识别、风险化解三方面入手,持续补短板、强弱项,切实实现了风险防控与业务发展统筹兼顾、相互促进。截至7月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1.81亿元,不良率0.96%,分别较年初下降0.22亿元和0.24个百分点,不良贷款实现“双降”。拨备覆盖率391.96%,较年初提升65.27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有效提升,稳健发展根基得到进一步夯实。
因地制宜,在风险管控上优化布局
一是完善制度流程,健全风控体系。以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为目标,该行充分发挥风险管理委员会作用,推进全面风险扎口管理,推动加强风险管理一、二、三道防线间的联动协同,动态优化每年的风险偏好陈述书和风险限额管理体系,逐步加强指标的监测和管理。二是调整组织架构,优化人员配置。结合省联社人力资源三年发展规划及实际工作需要,该行今年进行了职能部室的结构调整,将资产保全部与风险管理部合并,人员得到充实,实现表内表外双轨同时运行,成立“清非中心”,明确分工,挂钩不良对接责任片区,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三是强化激励考核,明确奖惩政策。该行逐年提升合规风险部分在整个绩效考核中的比重,目前考核占比已达到了40%以上。同时一方面严格执行《不良贷款尽职评价与问责管理办法》,针对当年新增不良贷款,及时进行责任认定,并在全行范围内下发风险提示要点;另一方面修订完善了《不良贷款清收奖励办法》,对存量不良贷款清收任务考核给予一定倾斜,鼓励应收尽收,并建立逾期贷款清收绩效返还机制,强化激励,促进早清收、早收益。
聚焦重点,在风险识别上准确研判
一是及早摸清底数。以常态化推进“三大”行动、重点领域风险排查为抓手,持续定期摸清风险底数并形成清单作为当年处置目标。上半年来共排查风险隐患贷款95户、金额0.97亿元,截至目前,已现金收回346.26万元,已入账不良33.19万元。同时对已排查出的风险隐患贷款根据清降进度及上级部门工作要求及时调整,动态跟踪督促,不搞“一刀切”入账,尽可能减少风险影响面,合理稳妥地推进清收处置工作。二是关注重点领域。加大对重点行业、大额授信和涉政贷款的关注力度,及时制定预案和风险警戒线,防范风险积聚,坚决遏制不良贷款“边清边溢”势头。坚持“额小面广、分散经营”的原则,严格执行限额管理及行业比例限制,从严控制大额贷款业务。同时成立了地方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领导小组,分类研究落实存量化解处置方案,有效防控相关风险。三是强化科技应用。充分利用省联社客户风险预警管理系统、风险偏好和限额管理系统,发挥系统数据在贷后监控中的优势,对已核销贷款的借款人、担保人银行账户资金变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每月开展全行风险预警信号采集、排查工作并召开专题研讨会,提高信贷客户的风险识别、监控、预警和处置水平,为有效控制信贷风险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多措施策,在风险化解上深挖潜能
一是强化多形式处置。坚持“紧盯不放、久久为功”的理念,建立不良贷款动态监测台账,根据贷款金额建立从高管、职能部门到基层支行的三级管理督查机制,按周跟踪、按月统计通报、按季汇报交流,加强多方沟通,进一步提升处置质效;基于不良贷款的具体情形及风险状况,按照“一户多策、一策多法”的多元化要求,综合运用上门盯催、分期回收、诉讼执行、核销等多种方法,持续提升自主清收质效。二是推动多手段处置。构建多元化清收格局,借助政府、司法、监管部门等多方力量,联合推动清收处置。综合运用市人民法院在该行设立的金融巡回审判点和金融案件诉调对接工作室,推动实现金融矛盾解决与纠纷预防落地;加强与法院执行局的沟通合作,单独成立金融执行小组,从立案到审理、执行等整个诉讼流程各环节明确专人为案件服务,进一步提升案件纠纷处理效率;在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指导下,启用了新型金融纠纷化解模式,借助基层村级党组织和地方乡贤的沟通说服,将金融纠纷做到从底部抓、从苗头灭、从基层解,进一步拓宽不良处置渠道,目前已实现处置21户,处置金额386万元。三是创新多渠道处置。引进了线上拍卖处置渠道,对部分存在意向购买人的资产,该行联合阿里拍卖公司,自主挂网拍卖处置,有效提高了处置成功率,缩短了资产处置周期,降低了处置费用,且有利于资产保值甚至溢价成交。自启用阿里平台自主挂网拍卖处置以来,已累计拍卖标的物25次,涉及抵债资产、闲置公车共13户,拍卖成交10户,现金收回拍卖款1005.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