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江阴银行从客户需求出发,加快和深化金融科技应用,推动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可能性、可得性。
精准卡位——
从新市民客户需求出发
新市民大多属于小微群体金融,具有长尾特征,更倾向于具有普惠型的金融服务,其中对就业、创业、住房、子女教育、医疗养老、消费等一系列生产、生活需求更加迫切。江阴银行精准卡位新市民金融服务需求,持续将金融服务下沉嵌入至就业、创业等生产场景,推出自主创业人员小额贷款、芙蓉·科创贷、芙蓉·澄才贷、结算贷、“江小鱼”(经营性)线上贷款等多项服务,通过建立授信审批快速通道,简化内部业务流程,快捷受理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业务诉求,确保金融服务“零距离”。截至7月末,该行新市民授信1.6万户、58亿元,用信1.5万户、52亿元。今年以来,累计投放户数超7000户,金额近20亿元。同时,为新市民购房提供金融支持,今年以来累计为新市民投放住房按揭贷款371户、近3亿元。
普惠金融时代,推进新市民金融服务已成为银行业一道绕不开的“必答题”。从主动发现需求到快速响应需求,江阴银行正在积极打造具有针对性、个性化、场景化的金融产品,努力为新市民客户创造价值。
科技赋能——
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可得性
科技赋能,场景再造,智慧金融服务提升新市民客户的黏性和活跃度。从去年开始,江阴银行将提供金融服务的智能网点与政务服务功能结合,银政合作打造“澄事E站”,帮助新市民实现“进一次门,办多件事”;通过大数据结合人工智能、云计算、生物识别等智能手段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智慧农贸”“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商圈”等金融产品逐渐成熟,今年以来,与市卫健委、医保局合作共建,致力打造“健康江阴”,推动银医通二期项目建设,为市民提供更加完善便捷的就医体验。截至7月末,为全市15家医院铺设自助设备94台,“健康江阴”签约人数达64万人,累计收单交易笔数445万笔,交易金额超5亿元。手机银行、微信营销小程序、移动展业平台等新的数字化服务工具序时推进完善,服务范围更加广泛,让金融服务无处不在、唾手可得。
以“客户体验”为驱动,服务模式由单一的“线下服务”转向“线上线下协作”,经营决策和服务理念从“经验依赖”向“数据驱动”转变,逐步提高新老市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得性。
因地制宜——
打造更“懂”新市民的金融服务
为顺应新市民个性化金融需求,江阴银行结合自身特点,对网点、产品、队伍进行了转型升级,量身定制场景化金融服务。目前,该行正积极研究打造新市民服务中心,通过设立新市民专属服务阵地、建立新市民专属服务团队、配套新市民专属服务产品、丰富新市民专属业务场景,为新市民提供一揽子有态度、有温度的金融服务。届时,该中心将成为江阴首家新市民服务中心,为江阴新市民带来更具特色的金融服务模式。
除此之外,该行积极与辖内行政村村委、商户、超市合作,通过布放助农POS、查询机、助农取款机等设备,为全市新老市民提供助农取款、转账、查询、消费、公用事业缴费等金融服务。截至7月末,建成智能服务点4个、支付服务点17个、综合服务点8个、轻量型服务点118个,实现全市行政村全覆盖。同时,序时开展征信知识宣传、防电信诈骗宣传、反假知识宣传等配套服务,助力提升新老市民金融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