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农商银行网点综合转型激活“经营细胞”
网点是银行最小的经营单位,也是面向客户的第一窗口。网点活、经营活,网点优质高效的服务,将激发全行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力。南通农商银行积极顺应竞争新形势、发展新变化,扎实推进网点经营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激活网点人力资源,提升点位综合贡献。
坚持风控先行,“人防+技防”牢筑风控底线
完善岗位约束强“人控”。为规范内部管理,该行梳理完善了不相容岗位,加强了分离约束和日常监督。运营条线上,在保证各岗位合理设置、职责权限合理划分的基础上,梳理确定了现金的保管与盘点清查分离、会计档案的保管与经费出纳分离、会计核算与事后监督分离等19个不相容岗位,确保各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有效监督。
完善设备配置强“机控”。该行按照“135”工程规划,序时推进网点营业场所安防达标工作,已完成46家网点标准化改造,全部领取安全合格证,为全行82家网点按要求配置了高清摄像头。该行对全行82家网点202台现金自助设备,包括ATM、STM、硬币兑换机等,全部安装了指纹动态密码锁。通过生物活体指纹识别技术、密码锁管理系统,有效防范用户串用、混岗等操作风险。
完善平台应用强“技控”。为提升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技防水平,该行2019年启动了内控预警监测平台风险模型建设,致力实现内控风险识别数字化、模型化、智能化,进一步加固内控安全。目前,已研制并通过验证模型61个,监测范围覆盖11类风险节点,各节点发生差错将“T+1”下发,初步实现了精准取数、自动识别、及时下发的建设目标。
突出服务立行,“硬件+软件”提升服务水平
推进标准化改造。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工作思路,高效推进网点标准化改造工程,今年先后完成观音山支行等6家支行整体改造,网点对外形象有效提升。同时,该行不断创新营运手段与作业模式,研究完善集中运营服务模式。在全省农商行中率先试点开展对公账户管理系统上线,在总行设立账户管理专员,集中线上办理对公账户开立、变更、销户等业务。在全省银行机构中率先开展区域现金中心试点,致力于实现集中现金配送。研究制定“基层减负年”实施方案,持续减少网点事务性工作,将柜面人员从重复性业务中解放出来,更多专注于营销服务。
推进硬配置升级。2019年,该行全面布局推广STM机具,通过“机器换人”,同步提升柜面服务效率和质量。全年,安装主机柜127台、现金柜64台,实现了网点全覆盖。
推进软实力提升。该行围绕“打造银行业综合服务标准化建设品牌”的总体目标,稳步推进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全面对照梳理、动态调整更新,形成了一整套金融服务标准明细。2019年,顺利通过项目中期验收。积极参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的“2019年度金融机具及金融服务企业标准'领跑者'活动”,成功入选国家企业标准领跑者名单,荣获“企业标准领跑者”称号。
释放效能优势,“厅堂+零售”构建敏捷团队
加强柜面服务队伍建设。推行支行柜面人员定员定编,根据网点业务量、全行平均业务量、点均柜面业务绩效等指标,科学确定人均标准业务量,核定各网点柜面人员数量。配套完善双休试点、弹性工作、集中代班、跨网点支援等机制,切实保障网点服务水平。
加强零售经理队伍建设。在确保减员不减效的前提下,柜面人员分流92人充实到零售经理和客户经理团队,实施“零售直营+驻点网点”的经营模式,切实推进网点由“交易处理型”向“营销创效型”转变。首批26名零售经理,3个月内营销信用卡客户1261户、收单商户2044户、ETC客户924户、手机银行客户1382户、电子银行客户1345户,销售理财6126万元,创造信用卡分期中收366.22万元,人均产出远高于传统柜台营销。
加强内勤行长队伍建设。完善内勤行长日常考核管理,坚持每月考核,考核范围包括日常工作、制度执行、会计核算、服务质量、系统维护五个方面。严格执行考核结果运用,实行末位淘汰。同时组织后备内勤行长选拔,切实保证队伍优进拙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