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农商银行:定好培训“三个点” 赢在岗前起跑线
针对部分员工任职新岗位初期表现出不知道该干什么、怎么干的“不称职”,工作目标和要求贯彻执行打折扣的“不到位”,不能准确把握自身的工作角色以及不能适应全行改革发展需要的“不适用”等问题,如皋农商银行发挥后备及新晋人员的示范作用,通过定好切入点、落脚点、着力点,不断增强素质培养和助力成长的时代性、系统性和精准度,以培训模式的复制粘贴,带动全员整体素质的提升,赢在岗前起跑线。
定好切入点,推动培训“往深里走”
在培训对象的选定上,如皋农商银行将后备及新晋客户经理、后备及新晋会计主管、后备及新晋支行副职作为新型培训模式试点的首批人选,把全行35岁以下的年轻骨干力量集中起来强化培训,逐步建立技术标准统一、营销思路清晰、业务基础扎实的人才库,确保后备人才能够随时上岗、及时适岗,为后期全员分岗分类培训奠定基础。在培训时间的规划上,从5月份选拔确定后备人才到6月份举行人才成长培训开班仪式,做到行动迅速、部署有序;从启动培训开始,明确培训目标、培训纪律、培训效果,计划6月至11月历时5个月开展渗透式培训,用“润物细无声”实现培训的系统性。在培训模式的设计上,每月初公布当月培训安排,按照不同岗位设计不同的培训方案分别开展培训,突出各自侧重点的同时,减少“坐下听”的比重、增加“动手学”的频率,减少“引进来”的项目、增加“走出去”的课程,减少“填鸭式”的简单、增加“互动式”的精准,努力将“线上+线下”“知识培训+素质培训+技能培训”“理论传授+标杆学习+实践训练”贯穿全过程,提高后备及新晋人员自愿学习的积极性。
定好落脚点,推动培训“往实里走”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是不断变化、层出不穷的,如皋农商银行引导后备及新晋人员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积极把学习的成果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作为培训的落脚点。实践训练中,对后备及新晋客户经理开展“现场式教学”,后备人员被分成4组,每组由1名培训老师、1名经验丰富的客户经理带队,走访存量贷款客户时,后备及新晋客户经理做“看客”,全程学习了解贷款营销和调查的方法、技巧;走访新增贷款客户时,后备及新晋客户经理做“主角”,将学习内容应用到实际客户拓展的过程中去,自己独立完成1笔贷款营销以及发放的全流程。对后备及新晋会计主管开展“换位式教学”,在会计主管岗位出现需要临时补位的情况下,将后备及新晋会计主管送到环境艰苦、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的支行锻炼代班,磨炼意志,经受考验,不断积累实战经验和提高应对复杂业务问题的能力。对后备及新晋支行副职开展“交流式教学”,分别与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农商行的支行管理人员座谈进行面对面交流,汲取不同的管理知识、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提升管理能力指导实际工作。
定好着力点,推动培训“往新里走”
成员学习,重在自觉。如皋农商银行着力从“三个方面”,探索多种渠道载体和方式手段,有效满足学员差异化、多样化的培训需求,发挥小课堂凝聚大智慧的作用。让形式“活泼”。建立学员个人成长档案,通过积分方式,每月公布排名情况,培养荣誉感,用积分兑换学习书籍和资料,激励学员积极参与学习和分享。搭建“自学自教”的平台,通过抽签方式,每月每组抽取2-3人,自己做PPT、自己设计课程、自己当老师,结合实际案例分享培训感悟和经验,锻炼学员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加强学习成果的交流,每月组织职能部门管理人员与学员对话,学员抛出问题和困惑,职能部门现场给予解答,适时调整培训课程和完善培训存在的短板。让管理“动态”。出台培训管理办法,制定学员手册,定期分组PK,一方面,评选优秀组长和优秀学员,颁发奖牌给予鼓励;另一方面,淘汰每月积分低于60分且末位的学员,目前已有2名学员被退出培训。让结果“挂钩”。对培训中表现优异的学员实行“不拘一格降人才”,经过组织考察后直接任用,到9月末,有2名学员已任职支行副行长、1名学员已由柜员岗位转为客户经理岗位。后期,该行还将出台部门与支行上下交流学习实施办法,优先把优秀学员送到相应的岗位进行交流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