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也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当前,面对新发展格局,高邮农商银行立足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根本站位,走出了一条特色普惠金融发展路径。
传承“背包精神”
实现可持续发展
精神传承是适应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的需要。“背包精神”是农信社薪火相传的传家宝,时过境迁,泛黄的背包退出了时代的舞台,日新月异的科技支撑,实现传统金融服务向互联网金融服务转变,然而“背包精神”所承载的“坚守、拼搏、争先、创新、奉献”已经成为新时代农商行传承的信仰。
政策传承是实现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农商行发展历程看,规模不惟大小,质态只惟优劣,高邮农商银行改制成立于2011年,到今年,改革发展迈过第10个年头,专注支农支小主业,脚踏实体经济坚实“实地”。截至9月末,各项存款224.08亿元,各项贷款165.61亿元,资产规模267.34亿元;信贷客户总数2.76万户,较年初净增5243户;个人贷款户均余额18.82万元,对公贷款户均余额652万元,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占比90.6%,支农支小基础进一步得到夯实。
标杆传承是转化乡村振兴发展成效的价值体现。高邮农商银行对标浙江桐庐农商银行开展普惠金融互学共建、对标张家港农商银行启动微贷项目,在应对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中,始终保持稳健可持续发展态势。主要经营指标存量、增量市场份额一直位居当地金融机构首位。
坚守支农支小
实施本土化战略
高邮农商银行在改革发展进程中,始终坚持地方小法人、小银行定位,坚守本土化战略,不跨区域经营,立足县域,下沉重心,把主要精力放在服务振兴乡村上,支持了当地70%以上中小企业、80%以上个人消费、90%以上农户生产,彰显了“乡村振兴主办行”的责任担当。一方面,做强特色农业项目。以龙虬、三垛为代表的东部农业乡镇,罗氏虾等种养业特色明显。针对养殖业特点,与农业农村局开展全面战略合作,推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对辖区4211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走访服务全覆盖;深化“苏农担”“邮福e贷”等产品推广,进一步提升信用贷款及线上贷款占比。另一方面,做优灯具等制造业发展。加强与市财政局、科技局、税务等部门合作,为企业量体裁衣,提供个性化服务。全面支持灯具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发展。目前,累计支持灯具企业及个体经营超1000户,信贷投入近16.4亿元,惠及从业人员超2万人。
全力抓好普惠金融
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秉持“俯下身子、迈开步子”服务理念。下沉重心、零距离服务“三农”产业,紧抓普惠金融这个“牛鼻子”。深度融合辖内“四河四路”乡村振兴综合试验区示范先导区建设,将辖内龙虬镇作为乡村振兴试点,推动建立1亿元乡村振兴风险保证金资金池、5000万元“技改引导”产业基金和3000万元“三权”分置专项基金。目前,资金池项目已覆盖辖区近三分之二的乡镇(园区)。对辖区内企业及农户,制定出台《支持乡村振兴三年规划》,以做细做透“整村授信”为基础,精耕细作普惠金融。学习浙江桐庐农商银行普惠金融经验,上线普惠金融数字化平台,精准服务网格内每一户家庭。截至目前,共走访12.7万户、授信8.9万户、用信1.8万户。对50万元以下个体商户及小微企业主,与张家港农商银行深化战略合作,引入专业微贷项目,组建专业化小微团队。项目启动以来,累计走访个体工商户近2万户,信贷投放超9000万元,户均17万元。对乡村创业群体,结合地方政府《关于鼓励村干部创业富民的意见》,整合“巾帼贷”“创业贷”等产品,推出“乡村人才贷”,优先支持妇女干部和年轻干部创业富民。今年以来,全行农户小额普惠信用贷款新增超3000户,累计投放超8000户。共计发放创业贷款亿元以上,累计为近千名下岗再创业人员提供创业资金;为500余名妇女发放了近50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
融入乡村振兴时代大潮
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高邮农商银行秉持“开门办银行”的管理理念,通过近两年与地方党政深度合作及结对共建,市委市政府旗帜鲜明支持农商行的发展,良好的区域环境实现了乡村振兴与农商行发展同频共振、共建共赢。以党建共建为平台,与当地40余家单位开展结对共建,落实“总对总”营销服务,推动党建引领服务乡村振兴。在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社银合作、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合作,把党建优势变为农商行的竞争优势、资源优势和发展优势,成立乡村振兴指导队,选派13名金融骨干赴乡镇挂职金融助理、社区副书记,对应社区书记到我行基层网点挂职支行副行长。在全市189个自然村、聘请了220名义务金融行风监督员和联络员,协同推进整村授信、强化普惠用信,实现人均服务1000名农户,有力延伸普惠金融的服务触角。
乡村是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下一步高邮农商银行将紧紧围绕上级部门工作部署,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工作总抓手,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下好普惠棋,打好特色牌,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更好地担当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历史使命,共同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