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银行将真正成为一种服务而不单是一个场所
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我们的金融生活,也让金融机构意识到线下金融服务的不足,纷纷加入到一场金融科技的军备大赛中,花尽心思提升线上金融服务效率。
近期,我们策划了“金融科技战‘疫’启示录”的专题栏目,约访来自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的专业人士,讨论疫情中金融机构的生存现状,以及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来应对挑战。
本期,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首席风险管理官、行长助理赵志宏为我们独家撰文指出,这次疫情让很多人意识到金融科技仍然处于很早期的发展阶段,短板依旧明显,应对突发事件方面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对于眼下被金融机构广为追捧的远程面签技术,赵志宏认为,若采取远程视频方式,则应以必要的佐证资讯支持为前提,以确保签约的真实性、可追溯性、不可抵赖性。商业银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远程面签”起步阶段适用金额大小,应与金融科技认证能力的可靠性程度,以及所在银行可承受的信用、操作风险损失容忍度相适合。
在这场疫情危机中,商业银行也有不少新机会,赵志宏提出,银行尤其需要利用金融科技敏锐把握新的用户场景。比如,在事关生命的高压之下,人们对“信任”的需求量大增,这包括口罩的可靠生产和销售渠道,银行作为信用中介,原本就是靠经营“信任”为主业的企业,在当前时期,在连见面都是考验的情况下,如何建立信任、维护信任、运营信任?传统的手段已经无法施展,而区块链等为代表的信任、信用科技正迎来用武之地。
长远来看,这次疫情如何深刻影响银行业发展?赵志宏认为,经此一疫,全社会将步入深度在线化模式,银行将真正转变为“实时智能的敏捷银行”。
他判断,疫情结束后,民众“排斥聚集”的下意识可能会延续较长一段时期,并可能最终固化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心理常态,非接触服务会越来越受人们所欢迎。因此,银行将致力于提供嵌入生活、实时智能响应客户需求的金融服务,真正成为一种服务而不单单是一个场所。
2020年春节前开始的这一场新冠疫情,注定会是金融科技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历史性事件,全民“居家隔离”的状态给未来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带来新的预示,一场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的危与机正在其中酝酿。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银保监会2月15日及时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的通知”(2020)15号文,要求各银行保险机构 “要积极推广线上业务,强化网络银行、手机银行、小程序等电子渠道服务管理和保障,优化丰富‘非接触式服务’渠道,提供安全便捷的’在家’金融服务。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探索运用视频连线、远程认证等科技手段,探索发展非现场核查、核保、核签等方式,切实做到应贷尽贷快贷、应赔尽赔快赔”。这一文件的政策导向,对银行业运用金融科技加快转型步伐必然产生深远的历史性影响。
危机来袭:新冠疫情对银行业影响几何?
新冠疫情对银行、对金融科技的影响要从“全国性隔离”说起。自1月23日上午10点武汉封城起,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先后启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最高级别的一级响应,众多城市、城镇、小区陆续宣布封闭管理;企业普遍延期开工,开工之后也只采取最小化配置运转。举国上下,全面进入“少出门、不聚集、不聚餐,出入公共场所戴口罩”状态。
对商业银行而言,短期内疫情的影响集中于削弱信贷需求、亟需提高金融资源分配效率和中收减少等方面。社会生产受疫情影响,导致市场上信贷需求预期会有一定程度减少,银行对公以及对小微企业的业务拓展增量近期将可能会遇到一定挑战,消费金融业务也同样承压。
同时,特殊时期对于精准分配金融资源的要求比常规时期更为迫切,银行唯有基于大数据技术和价值网分析,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对成批量的客户及客户需求状况做到实时而精准的识别,精准区分哪些信贷需求具有最高的疫情相关度,把信贷资源精准投放到关键地方,是银行对抗疫的最大支持。此外,银行从日常支付结算中获得的收入也将大幅减少。
中期而言,金融条件大概率有所放松,疫情过后,社会总体消费需求估计会有适当反弹,企业恢复全面生产也会带来信贷需求一定程度上冲。银行需要凭借智能分析手段和风险计量能力,提前准确感知疫情形势转变所带来的市场波动和市场阶段的微妙转变,针对性地敏捷组织产品、服务和营销。
长期而言,疫情对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有限,头部银行和细分生态领域有优势的银行竞争力持续加强。同时,金融科技和智能风控能力对业务支撑作用更为凸显,传统业务电子化速度必将加快。而在本次疫情中,监管机构也鼓励银行积极运用技术手段加强线上业务服务,因此已建立金融科技和智能风控先发优势的银行有望凭借其体验良好的线上服务产生客户虹吸效应,这也正说明了,通过提高金融科技能力实现危中寻机,方为商业银行变中求生之道。
制胜之道:内外兼战
疫情期间,银行在实际运行上面临的首要困难是必须尽量减少见面,这对银行的内部运行以及对外营销都提出了挑战。
远程办公,成为银行必须、也值得考虑的选项。某全国性商业银行近期的信贷审批就通过“钉钉”办公软件,随时召开线上远程视频会议完成对项目的集体评估,形成线上审批、行内系统线上操作的“双线上”敏捷办公模式,既显著降低了疫情对信贷业务运行的影响程度,也及时敏捷地响应了一线防疫企业紧急的需求。
对于疫情环境下仍有融资需求的商业银行来说,传统的实地路演并不是唯一路径,通过一些科技手段,可以将疫情对发行人交易路演的影响降至最低。近期某国有银行增发原有人民币点心债券,采取电话/网上路演方式成功定价,吸引了来自亚洲、欧洲、中东及美国(离岸)的各类高质量投资人,顺利完成增发工作。
同样,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手段实现质量高、接入简单、使用容易的远程视频沟通和多方远程协同工作,成为银行应对对公业务大客户营销无法线下展开客户会面、商谈之挑战的关键手段。2月初,若干企业与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达成大额综合授信合作,就是基于电话、远程视频方式完成洽谈,通过线上核保等技术完成提款条件。
银行对中小微企业客户、消费者客户的营销虽然在疫前就已经高度依赖线上手段,但由于疫情使得各行业的线下营销通道都几乎处于停摆状态,在可选的线上营销渠道数量并未明显大规模增加的情况下,包括银行在内的各行各业对线上渠道的争夺会因此变得更加激烈,获客单价会有较大幅度上升。
为此,银行首先需要借助大数据技术做出更高质量的用户画像,以便在营销战略上做好更精准、更具差异化的用户群定位。同时,应该更坚决地借助区块链、开放API等金融科技手段实现平台化、打造生态圈,通过B4B等创新的营销模式深度嵌入合作伙伴业务流程,从而形成B4B2C的完整触客、获客链条。此外,还应该加大对营销内容的创新和技术化营销手段的投入,通过源源不断的内容创新来规避同质化营销带来的高成本,通过基于大数据等的技术化营销投放手段精准地发掘更多细分渠道资源,并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各种渠道实时、动态、高效地组合,提高营销命中率和转化率。
当然,当整体运行高度依赖于开放网络时,银行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挑战也将进一步加剧,这是银行应该高度警惕的。
攻守之道:提升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应该说,本次疫情再次凸显、证明了金融科技在支撑金融体系乃至经济体系方面的核心重要性。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前几年基于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一系列金融科技的创新和大规模应用,面对这次疫情,面对举国上下如此大范围的半隔离状态,人们的生活、社会经济的运行会遭遇怎样的困境。
当然,这次疫情也让很多人开始从这些年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惊喜中清醒过来——意识到金融科技仍然处于很早期的阶段,依旧短板明显,应对突发事件方面尚有较大提升空间。例如,在对客户身份进行物理识别时,人脸识别的精准度遭遇了佩戴口罩的挑战,虹膜识别需要穿透护目镜的障碍,指纹识别受到手套的阻隔。虽然并非完全不能用,而是变得并不那么方便、不那么可靠了,但在疫情时期的很多场景下,大家开始退回更加传统的身份验证方式。
银行业界正在热议,银保监办发(2020)15号文可能给“远程面签”带来了利好空间,从法律层面看面签要达到的目的,只是要求所签合同是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但实现“远程面签”必须有相应的金融科技认证,要求能证明所签合同是真实意思表示,不存在别人假冒代签的可能性,才有可能成为现实。若采取远程视频方式,则应以必要的佐证资讯支持为前提,以确保签约的真实性、可追溯性、不可抵赖性。
商业银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远程面签”起步阶段适用金额大小,应与金融科技认证能力的可靠性程度,以及所在银行可承受的信用、操作风险损失容忍度相适合。目前已有的领先实践例如线上电子合同,与法院数据库链接,能起到一定作用。
未来一段时间,结合物联网的边缘计算、区块链技术有可能更好的解决此问题,然后就能充分利用区块链对身份信息进行可信地流转、交换、转移,真正“零知识的”(即尽量不依赖于太多的其他辅助信息,即在不了解对方的背景信息的情况下,也能识别对方准确身份)、完全可信的“远程面签”即可实现。
然而,此次疫情更深远的启示是,商业银行需要借助金融科技手段真正落实“全面风险管理”,提升对“黑天鹅”和“灰犀牛”突发事件的企业级风险应对能力,提高智能风控能力,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市场风险和客户风险的智能识别、动态定价和全实时自动化机器审批。
提升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主要取决于实时智能的“全面风险管理”能力,这包括对宏观风险、中观风险和微观风险的智能侦测、预判、预警和预控能力,能够及时辨别“黑天鹅”和“灰犀牛”病毒的抗原,迅速激发配置灭杀抗原的抗体,进行精准靶向杀毒。同时,更需要进一步提升各种金融科技组件间的综合协同性,提升前、中、后台各种组件之间平滑、无缝、实时自由组合能力,才能最终在用户体验上实现无论何时何地、何种状况下都能提供可靠可信的实时智能金融服务。
创新之道:敏锐感知新场景
疫情危机之中,确实有不少新机会。如何敏锐感知各种场景,将金融服务更好更多地嵌入客户工作、生活、学习等场景中去,提高服务渗透率,是商业银行应对流行疫情并持续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保障。
譬如,为了抗疫救灾,大量的救灾物质生产企业都有着非常紧迫的资金和金融服务需求。如果银行能实时捕捉,甚至提前感知到这些客户需求所在,自动送服务上门,当前的疫情无疑就是一次拓展业务的好时机。
又譬如,疫情时期,在事关生命的高压之下,人们对“信任”的需求量大增。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老百姓都需要口罩,但供应非常紧张。互联网上有很多号称有货的商家,但很多人却又都不敢买——万一是假冒伪劣产品,反而得不到应有的防护。同时,疫情的发展却近在眼前,此时人们亟需拓宽信任的渠道。此时此刻,信任就是最高价值,信任意味着生命。平常时期,还有时间通过逐步试探性地合作、接触来建立信任,但在当前病毒肆虐之际,需要的是即刻信任。银行作为信用中介,原本就是靠经营“信任”为主业的企业,在当前时期,其可靠、可信的身份特征将有机会得到特别地放大。对银行而言,这无疑是一次绝佳的巩固“信任地位”的良机。
当然,在连见面都是考验的情况下,如何建立信任、维护信任、运营信任?传统的手段已经无法施展,而区块链等为代表的信任、信用科技正迎来用武之地。
此外,疫情的爆发催生了一些具有相当普遍性的用户场景,这正是银行开拓新领域、新业务的绝佳商机所在。譬如疫情之下,人们均居家,网上购物成为了很多人消费方式的唯一选择。而这里面,“微信群接龙购物”是比较常见的方式,例如“接龙”买口罩。但目前的“接龙”购物,仍然存在诸多痛点:人数多了之后,“接龙”购物的对账将面临工作量巨大等麻烦。还有,如何确定口罩渠道的靠谱性?如何管理“接龙”的付款、交货环节减少纠纷风险?银行可以抓住这种场景,发挥在对账、信任科技方面的专长,及时提供解决方案,服务大家、实现场景营销。
疫情之下,很多场景并非全新场景,而是疫情突出了这类场景的存在度。如果银行科技创新能力及时跟上,这其中会有很多场景体验在得到足够改善后可以培养人们形成使用习惯,其热度很有可能延续到疫后,成为疫后市场竞争中新的杀手级应用。
协同之道:搭建去中心化的智能金融价值网
从宏观、整体的视角来看,本次疫情中的经验教训将加速金融科技和金融服务迈进“去中心化”的智能金融价值网时代。
金融资源的良好协调、管理对顺利抗疫至关重要。比如,善款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抗疫金融资源。
疫情虐心,全球各地有很多爱心人士、企业踊跃捐款、捐物资,这些货、款,如何在适度监管的前提下,以最高效同时又公开、透明、合理的方式流向真正需要的人们、单位,一直是一个难题。这不禁让人们联想到,假以时日借助“去中心化”的智能金融价值网方式来组织、实施各种捐赠和赈灾,将大大改善善款追溯管理。这是因为,这种模式能够提高运作效率,在去中心化系统中,任何人都是一个节点,每个人在其中都能做到人尽所材、物尽所用,这将有助于提升捐赠者的参与感、进一步提高大量潜在捐助者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发挥制度优势,充分释放、调度、流转抗疫社会力量。
“去中心化”的智能金融价值网是ABCD和IoT等金融科技的综合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开展金融业务的一种形态。它以大数据为能源、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手段、以区块链为组织架构、以云计算为基座支撑、以IoT为终端连接点,可以高效、低成本地调动所有参与者共同完成盛举。
作为去中心化的生态系统,在未来的智能金融价值网中,除了用户(例如新冠疫情中的受灾对象)之外再无中心——以受灾对象为中心动态组织资源;围绕受灾对象的需求,成员机构的内、外资源无缝协同,各种服务流程被重新定义。价值网中,价值创造者可以包括用户方、捐赠方、金融机构、物流方、海关方、生产方、服务方企业等。价值网通过联盟链协作,共同治理和分享成果,所有参与方的投入和意图都会得到公平、公开、合理的可信保障,各自发挥优势专业能力,谁能更好地统筹协调内外部资源、为受灾对象提供更好的价值,谁就可以成为价值网的“主导者”,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最大化的释放。
本次新冠疫情波及范围之大,而在抗疫赈灾过程中所暴露的相关难点、问题,将是对未来分布式、“去中心化”的智能金融价值网最有力度的一次呼喊。
酝酿变革:“实时智能的敏捷银行”将成未来王者
危机终将过去,但其对我们经济、生活的影响显然将是长久的,对银行的影响也将是深刻而持续的。
从商业影响上的最终结果角度看,这一轮全民抗疫又是一场举全国之力、“恰如其时”的高强度、集中沉浸式用户习惯培养活动,是对5G时代社会经济、生活、生产新形态的集中酝酿。经此一疫,全社会将步入深度在线化模式,银行将真正转变为“实时智能的敏捷银行”。
疫情结束后,民众“排斥聚集”的下意识可能会延续较长一段时期,并可能最终固化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心理常态。非接触服务会越来越受人们所欢迎,落到餐饮、零售等日常生活相关的领域,其表现之一就是外卖经济在人们生活中的主角化会在疫后得到更进一步确立;疫情时期,企业在远程办公方面沉淀下来的运营管理经验,让企业在疫后更能接受员工的远程办公,人们因此将能够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实现居家就业;疫情期间,长达数月的居家隔离,让人们适应了7*24的“宅生活”模式,再加上从2020年开始,5G技术将大面积获得使用,客厅大屏将因为其“超爽体验”而成为“宅生活”中的一大核心主题,围绕其将开启新的客厅经济形态;疫情让人们对远程沟通、远程协作乃至远程聚会普遍亲睐,为AR/VR的规模化应用奠定了最强有力的消费需求基础,这将推动能够适宜日常频繁使用的AR/VR技术的加快推出和普及;一旦日常生活级的AR/VR技术普及开,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强化人们”远离线下聚集、居家宅、居家就业”等趋势。
也许金融科技带给消费者的直观感受在于流程的便利,但对于银行而言,和客户增加“实时智能的接触”,意义更重大。金融科技让银行的触角能够通过在线方式更敏捷地伸向客户,“屏幕对屏幕”(“Screen to screen”)将更大程度上地取代“面对面”(“Face to face”)。银行将致力于提供嵌入生活、实时智能响应客户需求的金融服务,真正成为一种服务而不单单是一个场所。而在其中,AR/VR技术同样可以驱动银行创新的力量,商业银行利用这些技术让客户在家里也能体验身处物理网点。
打造“实时智能的敏捷银行”,商业银行可以极大量、低成本获客开户,节省几十亿获客投入。比如,针对遭遇短期流动性风险的某餐饮公司,银行围绕其餐饮集中采购平台,可提供国内信用证、商票保贴等服务,为主要原材料供应商提供融资支持。同时提供中期流动资金贷款和“1+N”供应链融资额度,贷款用于企业房租、门店装修等支出,置换其存量到期贷款,降低财务成本;供应链融资则可解决企业上游大量小型供应商的融资需求,保障其供应链稳定。
因此,疫情之后的未来会真的很不一样。整个社会将拜疫情所赐而”突变式”地整体跨入深度线上化阶段。
对此,银行作为各种经济形态背后的驱动器,需要借助政策支持考虑“实时智能敏捷银行”的技术变革,“实时智能敏捷银行”的迭代进化速度将远远快于过往,这要求银行能够以敏捷银行的方式,组成诸多由产品设计人员、风险建模人员、程序编码人员构成的混编敏捷项目小组,并以组件化的企业级敏捷中台支持诸多项目级敏捷小组。只有具备快速创新进化能力的敏捷银行,方能成为未来银行的王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