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地方党委政府、人行盐城中心支行的坚强领导下,东台农商银行注意打好金融创新“组合拳”,下活支持地方发展“一盘棋”,努力将人民银行的窗口指导和监管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截至10月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402.11亿元,比年初净增22.6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80.03亿元,比年初净增19.9亿元。其中实体贷款余额185.89亿元,占比66.73%,分别比年初增加18.42亿元和2.34个百分点。
一、积极试行“可转贷”,缓解科创企业“融资难”
根据人民银行关于可转贷业务的部署要求,面向辖内发展前景良好的非上市科创型企业,在传统信贷业务的基础上,探索可转贷服务试点,成功发放可转贷业务专项产品“科技贷”2户、600万元。一是主动调研,摸准科创企业“痛点”。当前,东台地区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材料、大健康等四大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全市538家规上企业中,科创型企业213家,占比达40%,科创型企业在实体经济中已占据重要地位。但因企业自身原因,传统信贷服务难以全面解决该类企业融资需求,破解其融资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是大胆创新,稳妥推进产品“试点”。在人民银行的统一部署下,我行迅速成立工作组,主要领导督办,落实条线部门配合,明确分工以及时间节点,对照现行的外规内制,从市场准入、风控条款、利率定价、审查审批流程等方面逐项落实,初步搭建起“科技贷”业务的管理架构。三是精准实施,切实把握支持“重点”。对照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名录及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清单,结合存量客户,筛选目标企业,成立专营团队,主动宣传可转贷政策。今年6月25日向骏茂新材料公司成功发放全市第一笔“科技贷”300万元,实现了该类贷款零的突破。
二、努力下活“三盘棋”,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一是下活“整村授信”一盘棋。针对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坚持“问题再聚焦、基础再夯实、品牌再做强”,联合农业农村局等五部门,开展“普惠金融进农户 乡村振兴促发展”活动。通过多部门联动,科技创新加持,打造“数据建模、无感授信、上门送码、线上办理、随借随还”的闭环服务,将普惠金融送进农户家中。截至10月末,为33.82万户农户授信225.35亿元;张贴二维码1.2万户,送贷体验1.1万户,线上贷款沉淀1.33万户、7.78亿元。二是下活“网格服务”一盘棋。加快融入东台城区发展新格局,着眼全局和战略层面,新设站前路支行,辐射高铁站、周边商业区以及多个综合社区,建成覆盖“一镇四区”的金融服务网格。坚持“物理网点就近、总体客群均衡”,对城区各部委办局、企事业单位等152个单位实行分工走访、批量授信。截至10月末,已走访82家单位、1608户,建档1159户,批量授信1.05亿元,用信4000万元。三是下活“场景搭建”一盘棋。联合医保中心与全市定点医院等495家机构建立合作,拓展电子医保凭证12.98万户。对接市教育局、各镇区中小学幼儿园,提供代缴费服务,与5家学校新建立合作关系,代缴费用5600笔、168万元。结合居民“衣食住行”需求,加快“银医通”“智慧商超”项目建设。截至10月末,“银医通”医疗缴费3.6万笔、362.56万元,占比所在医院缴费总量的33%;“智慧商超”布放POS机110台、接入商户81家。
三、深入推行“党建+”,全面融入地方“办实事”
一是打造“红色驿站”,优化模式“办好事”。按照“党建+金融+N”的模式,打造金融“红色驿站”,实现农民家门口、一站式获得金融、党务、政务等综合服务。截至目前,在全市建成20个五星级普惠金融服务点;在“八镇十一村”人居环境示范区建成11家“党建+金融”综合服务点,全辖339家普惠金融服务点累计办理业务101.54万笔、8.76亿元;采集信贷信息74笔、1340万元;举办金融知识普及活动67场;开展党务政务服务102次。二是实施“结对共建”,转变角色“办实事”。总行党委牵头,全行38家支行党支部跟上,与网点所在地的党政单位结对共建,按月开展联学共建活动。优化挂职模式,通过银政“双向挂职”,共同发力招商引资、金融普惠、脱贫攻坚。截至目前,累计挂职54人次,配置挂职干部的18家支行贷款总量达148.8亿元,在全行占比53.1%,比2018年末提升了9个百分点;累计帮扶困难农户70户、700人次,爱心捐款捐物155万元。三是践行“两在两同”,发挥优势“办难事”。总行党委班子成员带领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常态进企业入园区,主动听需求解难题。针对富安地区蚕农售茧过程中身份识别难题,充分发挥我行自身优势,主动购置设备、研发系统,为富安茧丝绸公司量身定制数字化茧款代发平台,一举消除了困扰公司多年的采集蚕农信息难问题。
|